了解如何閱讀衝浪預報,對於找到好浪來說是個很重要的部分。在有網際網路和 MSW 之前,衝浪手必須仰賴氣象報告和潮汐表來預測浪況。不過在大多數情況下,要找到好浪,最簡單的方式只有帶著衝浪板直接去海邊。如果有浪,就衝。如果一點點浪都沒有,那就划划水或回家。現在,衝浪手可以在線上查詢衝浪預報來取得浪況的實用資訊,例如
浪高
(Wave Height) 和
波浪週期
(Wave Period)、
浪向
(Wave Direction)、
風向
(Wind Direction) 以及
潮汐
(Tides)。
衝浪預報可以提供解答的其中一個主要問題,就是「 今天的浪有多大? 」我們可以利用浪高及波浪週期來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。(「 湧浪 」和「 波浪 」的意思通常都差不多,但為了讓各位可以簡單地了解,「湧浪」意指開放性海洋水域中一連串的波浪,而「波浪」則是湧浪中的一個波浪。)
浪高是海上浮標從波浪的 波谷 到波浪的 波峰 所記錄的數值。衝浪預報中的數值,是通過浮標的一組完整波浪平均高度。
波浪週期是在幾秒內通過相同位置的連續波浪次數。 對於衝浪而言,波浪週期是很重要的資訊,因為這可以協助你評估接下來是否適合衝浪。
波浪週期如果很短,通常表示波浪是來自鄰近的暴風雨,而這種波浪的距離大多不夠長,因此速度和力量都不大。 舉例來說,假設預報圖中顯示的是 5 秒 (週期) 0.6 公尺 (高度),這就代表波浪既小又軟,不適合衝浪。
波浪週期越長,波浪的速度就會越快、而且越有力。 相反的,如果預報圖中顯示的是 15 秒 0.6 公尺 ,這代表浪高只有 0.6 公尺,週期卻有 15 秒,但即便如此,這也意味著波浪的距離較長 (也就是 海床湧浪 ),這種浪的速度更快、更大也更有力,因此更適合衝浪。
波浪週期(秒)
浪況
地形風浪,海面不平靜而且浪很亂 =
地區性和地形風浪 =
中等距離波浪改善地形衝浪條件 =
海床湧浪出現 =
波浪週期長帶來高品質的海浪 =
衝浪時最好的狀態就是完全沒有風。如果是這種情況,就會有所謂的 鏡浪 (Glassy Wave),這是每個衝浪手夢寐以求,但也非常稀有。無論如何,就算有一點風,浪況也仍然可以很好。
衝浪時會遇到的風況主要有兩種:海風 (Onshore Wind) 和陸風 (Offshore Wind)。
海風是指從海洋吹向陸地的風 。這種類型的風比較不適合衝浪,因為這種風會讓海面變得不平靜,因而較難衝浪。海風也會導致海浪變得破碎並下推,因而浪高變低。不過,對於喜歡做空中動作的衝浪手來說,有一點海風卻是好的,因為這樣當他們在空中的時候浪板會更貼近他們的雙腳。
陸風是指從陸地吹向海洋的風,這種風還會吹進捲進來的海浪之中 ,在海浪破碎之前微微托住,帶來非常流暢的波浪。陸風不但可以讓波浪變得更完整,還可帶來每位衝浪手夢寐以求的管浪。不過陸風有的時候也很麻煩。如果風力太過強勁,衝浪手在起乘時可能會被往後吹,或是有浪頂大量水花噴濺,導致下浪時視線不清。
了解衝浪地點的風向和風速,你就可以決定什麼時候最適合衝浪。一般而言,台灣大多數的衝浪地點在清晨時的海況都比較平靜,下午的時候風速會變快,到了傍晚又會再次平靜下來。
了解潮汐對於特定衝浪地點的浪形會有什麼影響非常重要 。潮汐會影響水深,因而導致海床露出或掩蓋,而這對於浪形非常重要。有的衝浪地點在漲潮比較適合衝浪,而有的則是退潮比較適合。要了解衝浪地點是漲潮適合還是退潮適合,需要一點時間。如果不確定,只要問問當地的衝浪手或衝浪店,看看當地是哪一種情況最適合衝浪。
大多數的沙灘浪點都是中潮至滿潮期間最適合衝浪 ,因為退潮的時候水中沙灘可能會過淺或裸露,導致浪形完全崩潰或一次全碎。 礁岩浪點通常是乾潮至中潮期間最適合衝浪 ,因為潮水越高,海浪就會變得越慢,甚至完全沒有浪。這是因為海水需要淺水區才會有摩擦,這樣才會產生海浪並有浪點。不過要小心,因為有的礁岩浪點非常淺,潮水大退的時候尖利的珊瑚礁或岩石就會露出,衝浪可能會非常危險。以我們上方舉例的烏石港來說,通常是中潮時最適合衝浪。
由於潮汐是受到月亮的影響,因此非常容易預測。
大多數的海岸區每天都有兩次漲潮和兩次退潮
。因為月亮和地球是一起轉動,所以漲退潮每天都會比前一天晚 50分鐘。衝浪預報會提供每天的漲退潮時間和潮差。潮差的意思是滿潮和乾潮之間的高度差,對於特定地區而言,潮差也會隨著月相盈虧而改變。滿月的時候,漲退潮會極高極低,而新月的時候潮差則會比較小。
查看以下影片,了解潮汐的運作原理。
我們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協助各位更了解如何讀懂衝浪預報,也希望這可以讓大家找到更棒的衝浪地點! 查看全部台灣衝浪預報